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05期
专家笔谈

乳腺癌的代谢适应与治疗抵抗:挑战与前景

吴正升;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复发、转移和耐药仍然是系统治疗过程中的巨大挑战。代谢改变是肿瘤的核心特征,乳腺癌细胞通过重编程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方式改变营养获取途径,进而满足快速增殖和适应转移部位新环境的能量需求,与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耐药密切相关。本文围绕乳腺癌的代谢重塑特征、代谢适应促进治疗抵抗的机制,以及靶向代谢脆弱性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进行综述,重点探讨能量代谢、胆固醇和谷氨酰胺代谢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和耐药中的作用。深入探究乳腺癌的代谢适应机制,精准监测代谢物动态变化,能够为新兴代谢疗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

2025 年 05 期 v.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473059)~~
[下载次数: 24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肿瘤侵袭转移研究专题

可变剪切在恶性肿瘤演进中的研究进展

郭欠影;吴正升;

可变剪切(AS)是转录后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使单个基因产生多种mRNA同种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类型的肿瘤均可发生AS,剪接因子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患者的疾病进展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肿瘤进展的潜在标志物。因此,该文就AS在肿瘤中的作用、分子机制、临床相关性和治疗反应进行综述,发现AS可以通过调控肿瘤的侵袭转移、细胞凋亡、细胞代谢、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和治疗抵抗参与恶性肿瘤的进展,为AS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精确鉴定肿瘤特异性AS,针对特异性异构体开发小分子抑制剂,可能为肿瘤的精准治疗及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2025 年 05 期 v.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403587、81972472)~~
[下载次数: 5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肺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

季鹏程;叶元滋;邵长春;

肝转移是晚期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期的关键因素。目前缺乏针对肺癌肝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因此,相关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临床转化和优化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关于肺癌肝转移发生机制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尤其在不同蛋白、细胞间相互作用及肿瘤微环境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从肺癌肝转移的基本过程、相关蛋白和信号通路、免疫微环境、临床治疗进展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TGF-β/smad信号通路和整合素家族蛋白可以促进肺癌肝转移;肿瘤微环境中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肝细胞在肺癌肝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在肺癌肝转移临床治疗中,免疫治疗与化疗、放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联合使用可能提高治疗效果。针对特定通路、蛋白、肿瘤微环境中特定细胞的靶向治疗及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使用有望成为未来肺癌肝转移临床治疗的有效策略。

2025 年 05 期 v.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002449)~~
[下载次数: 13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信号蛋白6D通过AURK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恶性进展

周静妮;赵荣荣;罗文武;王弦;郭欠影;吴正升;

目的 探讨信号蛋白6D(SEMA6D)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化分析SEMA6D在TNBC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稳定敲低SEMA6D表达的MDA-MB-231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通过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研究SEMA6D对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cBioPortal数据库和GEPIA2数据库筛选出与其负相关的基因,即极光激酶A(aurora kinase A,AURKA),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化分析AURKA在TNBC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Western blot实验分析敲低SEMA6D后AURKA的表达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钙黏蛋白N(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EMA6D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均P<0.05),AURKA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均P<0.05),SEMA6D和AURKA在TNBC中表达呈负相关(P<0.01);SEMA6D低表达和AURKA高表达均与TNBC患者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5);敲低SEMA6D促进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低SEMA6D后AURKA表达上调并且促进肿瘤细胞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抑制了Claudin-1的表达。结论 TNBC中SEMA6D表达下调,可能通过上调AURKA的表达以及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参与TNBC的恶性进展。

2025 年 05 期 v.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473059);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2xkj190)~~
[下载次数: 10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PH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裴娅婷;沈玉婷;王菊琴;罗文武;郭欠影;吴正升;

目的 探讨抗增殖蛋白2(PH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HB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构建敲低和过表达PHB2的乳腺癌稳转细胞系,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PHB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运用蛋白质印迹实验(WB)检测PHB2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黏蛋白N(N-cadherin)、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1(Snail)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表达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PHB2对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HB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大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增殖指数Ki-67显著正相关(P<0.05)。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PHB2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过表达PHB2则促进其增殖、迁移和侵袭(P<0.01)。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结果显示,敲低PHB2小鼠的肿瘤体积和体质量明显减小(P<0.000 1),过表达PHB2肿瘤的体积和体质量明显增加(P<0.001)。WB结果显示,敲低PHB2后乳腺癌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上调,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Snail、Vimentin下调(P<0.01);过表达PHB2后乳腺癌细胞的Claudin-1下调,而N-cadherin、Snail、Vimentin上调(均P<0.05)。结论 PHB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多种恶性生物学行为,可能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2025 年 05 期 v.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473059);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编号:YJS20230103)~~
[下载次数: 16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KRT14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侵袭和迁移

程政;张曼曼;周静妮;郭欠影;吴正升;

目的 探讨角蛋白14(KRT14)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和机制。方法 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KRT14 mRNA在BLBC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qPCR、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化检测KRT14在BLBC和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乳腺癌细胞中分别构建KRT14过表达和敲低模型,使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评估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通过WB和免疫荧光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无翼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细胞性骨髓细胞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1(c-Myc)的表达和β-catenin的细胞定位,并使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验证KRT14的作用机制。结果 KRT14在BLBC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或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P<0.05),并与T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KRT14过表达能够增强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反之则减弱(P<0.01)。KRT14过表达能够增加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Wnt1、MMP7和c-Myc的表达水平,并且抑制该通路后可消除KRT14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 KRT14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高表达,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2025 年 05 期 v.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473059)~~
[下载次数: 13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78,687
今日访问量: 0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